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清代末期,广东潮州府有个年轻人姓麦,已经到了成婚年龄,于是与某家之女订了婚。这姑娘年轻貌美,人称国色,生性伶俐而且风流。

有一天,她陪母亲外出看戏,却被一个年轻富家浪子发现,他像苍蝇见血,又像鱼儿见饵,耍尽花招接近她。有次,他携带重金来见姑娘的母亲,一时,花言巧语,又送上重金,终于买通了姑娘的母亲,于是答应他跟女儿秘密来往。二人从此渐渐往来甚密,这姑娘也早就把订过婚的麦生忘在了九霄云外,只图眼前痛快。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但两人终究不是明媒正娶,自然要时时提防被人捉奸,于是两人为此就在卧榻之下挖掘了一条地道。这条地道直通后院的另一间密室,倘有变故,就可以潜逃至后院,人不知,鬼不觉,继续秘密往来。从此,两人柔情蜜意,说不尽的缱绻畅快。

不久,麦生由于学业日进,升学入泮,此时如不成婚,说不定再拖长几年呢。麦生于是又找到媒人去女家商议婚期。这姑娘的母亲见来催婚,一时没了主意,就跟那个富家浪子家找他商议对策。

富家浪子想了想,紧咬着牙关说道:「这么着吧,你就说成亲可以,但必须入赘。你不就是这么一个女儿?老伴儿又早早去世了。就这么办!入赘那天,我教他死不得其所!」说罢,又送给姑娘的母亲一笔酬金。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姑娘的母亲回到家后,对媒人说道:「俺娘儿们以为,那麦相公父母早亡,孑然一身,老身我也无夫也无子,只这么一个女儿,两无相倚。你告诉麦相公,如愿入赘,两得其便。如若不然,那就只有等我死后再让女儿嫁过去好了!」

这媒人只要有好处,无可无不可,传传话儿而已,于是将这意思传达给了麦生。麦生想了想岳母的话也的确有道理,而且自己就要升学离家,就痛痛快快答应下来。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正是杀人之计呢!双方于是约定「清和之吉」也就是农历四月成亲。

成亲这天,女家故意大张旗鼓,遍请亲朋,大张筵宴,贺者达数十人。人们趁机同观花烛,无人不啧啧称羡新娘的美貌。麦生自然也心花怒放,挨个行礼,劝客入席。事后,麦生喜滋滋地进入洞房,在床侧摆下酒菜,与新妇互劝互饮。

眼下洞房无人出入,麦生畅意为欢。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可是,不论劝酒饮酒,还是任意摆弄,新娘一丝儿也显不出有羞怯之态,并大大方方地互相劝饮。此时的麦生已陷入温柔之乡,尽醉方罢,于是肝声大作,进入梦乡矣。但是这时,祠房外的众宾客谈兴饮兴正火爆着呢。

突然,洞房内突然传来惨烈的叫声。众客正在惊愕间,只见「新郎」仍旧穿着结婚时的衣服,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嘶叫着冲出洞房。

有人拦他无效,问他不应,只见他狂奔出门。客人中的男客见不是劲,于是尾追于后,大约跑了里许的路就被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拦住去路。眨眼间,但见「新郎」奋身一跃,跌入河中,继而只有那河水传来的汩汩之声。

客人们又大喊大叫渔舟来救,可是在这月高天黑之际,那还有什么渔舟?众客人疑惑不解,无奈,各自叹息怅怅而归。在后来的几天内,好事者曾到处打听那「新郎」尸体的下落,终未获得。

众客回来了。但见新娘母子二人惶恐相迎,问长问短,装得很像。许多客人纷纷提问,有的人问「新郎」

原来是不是有什么病?有的人问是不是饮酒过度?有的人猜测是不是菜肴中毒?有的人猜测是不是日子不吉利?也有的人猜测宅基风水不好还是洞房内有什么鬼魂出现?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众人议论纷纷,终究摸不清原因,得不出合理的答案来。最后,新娘子故意作态,喃喃地说:「我跟丈夫正在洞房中对饮嬉戏,但见他忽而发了狂,向外冲去,拉也拉不住他……」忽而大放悲声,哽咽着说道:「本想众位能阻拦着的,可为什么眼巴巴地尽由他去投了河呢?如此说来,内中定是有人故意杀我丈夫的。」

众客人一听,个个咋舌,有的气恼,有的惊恐,于是众人一阵风似的散去了。

第二天,新妇母女竟然到官府告了客人们,说是他们中有人串通一气,故意放纵「新郎」去死。官府于是下令,传那天参加婚宴的所有男子到堂上听审。这些男客人个个气愤,人人后悔,没想到一片好心而落到这步田地。

官府先问众人为何见死不救?又为何救之不及?岂非有意放纵?众人皆叩头申辩道:「猝不及防啊!谁能料到一个新郎竟突然披头散发、大喊大叫地冲出洞房?我们众人皆拦阻,可他那股子劲儿谁知是咋回事儿?我们也曾紧追不舍,可不如他跑得快呀?论理,至亲好友那有见死不救之理?又怎能说到有意害人呢?这实在沾不上边儿!」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官府又问新妇母女还有啥话可说,二人喃喃良久,最后只要求能寻回尸体而已。为了找到证据,官府曾派人到河上探察,但见荡荡大河,源远流长,于是认定找尸是难上加难的。无奈,这桩案子只得搁置,一时难以得出结论,不得已而已。

不知过了多少日子,这儿官府的官儿换了,听说新到的官儿素有明察疑案之称。他上任后,首先要处理上任遗留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就包括麦生一案,而且这桩案件最为蹊跷。

新任官儿仔细推敲了案情,忽然悟道:「怪哉!这人的丈夫纯系自己投河而死,而新妇反而嫁祸诬陷客人,这是为什么?并非某个客人有意谋害她的丈夫,大家倒是追赶营救来着。看来,那新妇并非仅仅诬害客人·,而是想让众客人证明她的丈夫的的确确已死。她之所以诬陷客人,内中一定有不可告人之故。」

这位新任官为要彻底弄清事实真相,将自己打扮成一名相命先生,有意在新妇家周围活动。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有一天,在闲谈中,有一邻人道:「有一富家郎荡子弟,他平素与这家新妇无亲无故,但却往来甚密。我们也有些疑心。就说新郎投河一节,乃是众目共诸,却赖客人,岂不是怪事?」

新官于是问:「你见过当时的情景吗?」

邻人道:「那天入赘成亲,我也在座的呢。」

新官又问:「你仔细想想,那天新郎由洞房突然冲出时,那新郎有何言语表情?」

邻人道:「哎哟!光吓就吓懵了!本来是桩喜庆之事,大伙只顾吃喝热闹,万也想不出会有那样的事儿。所以,当时只见'新郎'披头盖面,连模样都看不清,如今可怎么说呢?」

新官点点头说道:「说的也是。但你刚才说的那个富家子弟到底是哪家?」

那位新妇的邻居伸了一下舌头,悄声道:「谁知道?至今仍跟那新妇往来呢!我看其中有故!」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这位新官回到官署,主意已定。

这天,他仍穿官服,选了精壮衙役百人,采取突然袭击办法,将新妇住处团团包围起来,又率数人直闯妇家突击搜索。

此时新妇家中只有母女二人,她们见状吓得磕头如捣蒜,惶惧地问是何故如此?这位新任官什么也不回答,就直闯洞房。

新妇的母亲一下跳过来拦住道:「这是寡妇女儿住的房子,就是三尺童子也不能进去!况且您是为民之父母,难道也不懂得?」

新官儿则微微一笑道:「难道就让你女婿不清不白地死去?本官此次来,就是为他鸣冤的啊。」

新妇的母亲沉着应对,于是问道:「原来如此!可是,大人私闯寡妇房内,如果到头来还不能为婿鸣冤,将会怎么办呢?」

新官道:「不要紧。本官的命赔你女婿的命如何?我是说了算数的!」

说罢让随役将她扯出。她又惊又恐,还大喊大叫又哭又闹,但皆无济于事。

这官儿进入她女儿的卧房,但见铺设皆系绫罗绸缎,花红柳绿,精洁得很。再周视房内,也不过一些寻常什物,看不出有什么可疑之处。他无意中掀开床沿布,本想看看床底下有什么可疑之点,不意发现床底有双男子的鞋子。那官再回视寡妇,她已是骇然失色,吓得不知所措,故意扭着头,不敢正视。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这官儿一时疑心更重,喊过几名健卒,命将床张挪开,这才发现有一油漆木板,新洁光亮。有人将木板掀起,这才发现原来是地道口呢!这官儿兴趣大发,于是带了几个人,亲自钻入地道。

出来地道口,这才发现又来到了一间密室:就在这屋的角落处,正潜伏着一个鲜衣照人的年轻人呢!

众人一拥而上,将他擒获。衙役将他推出屋,众衙役又在室内室外搜查。忽然在院落的隐僻处发现有新挖的土痕,众人七手八脚地挖开,但见麦生的尸体仍在,尸体未变。新任官儿查验尸体,发现麦生喉间有扼掐的血痕。此时证据均在,于是命将新妇母女及那富家浪子一起捆绑,押回大衙,升堂审讯。众犯一一招供,个个供认不讳。按照例律,杀人者必偿命,命将三人一一斩首示众,以警效尤者。

原来,麦生成婚后入了洞房,新妇趁他高兴,千媚百态,哄得麦生大醉。这时,新妇将早已匿藏在床下的富家浪子悄悄喊出,二人一齐动手,将那麦生活活扼死,而后,二人拖着尸体由地道拖往后院埋了。

那个所谓装疯卖傻投河而死的人又是谁呢?

这都是那个富家浪子事先安排了的。那人原是游泳好手,他被重金聘来,于洞房花烛之夜预先藏在后院的密室内,单听消息一到就行动。这夜,眼见得富家浪子和新妇已将麦生结果了,他急忙将麦生身上的衣服鞋袜脱下换上,巧妆成麦生,然后将头发扯乱,以发盖脸,又以猝及不防动作,突然大喊大叫,借以吓人。

在这真假难辨之际,又拿出全身力气,猛力冲刺。到达大河岸时,轻而易举,一跃而下。当他顺流而下里许,完全摆脱之后,这才上了岸,把衣服扔入河内,只穿一裤头儿,乘着夜色,安安然然地回了自己的家。

由于他也参与了这次谋杀活动,官家借没了他的家产,发配边远地方服劳役去了。

清代奇案新娘情迷浪荡子,设局洞房夜新郎自尽,县令赌命破奇案

有人听了这段奸杀的案件,叹道:「啊!天道昭彰,哪有不破之案呢?如果只看案情的表面现象,庸庸者定以为麦生不知为何,已是投河死之无疑。但是,新任官却疑窦重重,深入调查分析,可谓有胆又有识!可是,不是偶尔发现床下的男鞋,那将如何呢?不必担心。不正是由于新官深入才发现的那双男鞋?此举正是破案的关键所在。万一就是没有发现那双男鞋,只要深入调查,细心分析,就没有破不了的案件。」

说是说日月昭昭,天道明鉴,可是,不调查研究,甚至为现象所迷惑,日月昭昭,天道明鉴又怎么样?就像这件案件中的前任官,百姓的冤枉又何时才能雪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