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舆情分析报告
(10篇)
篇1
以理性的视角、量化的数据,还原公众所关注的内容及变化趋势;
客观权威的展示传统媒体、新媒体影响力的变化;
雅安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微博、移动搜索等互联网新兴力量为此编织起一道立体的寻人网络。盘古搜索发挥其在舆情监测的优势,第一时间对雅安地震进行了24小时实时舆情监测,并了国内首份《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此报告针对传统网络媒体和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结论要点包括:
第一, 雅安地震信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此后,信息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
第二, 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
第三, 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
第四, 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
第五, 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网友更多地利用微博求救信息。
第六, 传统媒体逐步注重微博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故而其官微较网络媒体官微也更易受关注。
盘古舆情服务平台可以通过7*24小时持续挖掘和分析,提供全、快、权威以及可信赖的舆论监测,并通过专题监测、微博监测、舆情统计等提供直观、便捷、可信赖的舆情监控分析服务。
舆情分析报告篇2
〔摘 要〕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升温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归纳网络舆情的含义和特点,阐述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提出情报机构应把网络舆情分析作为决策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新方向。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分析的决策服务流程,包括舆情需求分析、舆情信息抓取、重要舆情分析与等。文章最后介绍了面向政府决策提供网络舆情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包括舆情分析报告、舆情监测定制系统等。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决策;情报服务;危机管理
1 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的必要性
1.1 网络舆情的含义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网络舆情的载体包括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贴吧、论坛、博客、微博等。通过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传播的网络舆情主要是新闻媒体对社会管理者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是经过媒体验证和包装过的舆论;通过贴吧、论坛、博客、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主要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1.2 网络舆情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隐蔽、使用广泛等特点,在传播方式和效果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除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网络舆情还具备以下几大特征:
1.2.1 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国内外发生的某个事件,经网络披露后,数小时内就可能发酵成为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如“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相关消息在微博中疯狂转发,迅速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决策。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需要政府时刻监控,才能快速作出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然而,对于网络舆情,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渐显无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法则,即在突发事件出现后,政府要在4小时内理清事实真相,完成各部门协调工作和信息披露文书。
1.2.2 广泛性
随着网络舆论对公权的审判泛化,任何领域都可能成为舆情敏感领域,如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等。据统计,2010年的舆情关涉主体中,中央、地方政府机构及官员占了77%。这表明,政府及官员的行为时刻被社会公众“围观”,其行为或言论很容易引起整个网络空间共同反应。
由于政府管理的范围、领域较广,需要定期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苗头,制定应对策略,以避免在公开回应时考虑不周,在网络舆情中陷入被动境地。
1.2.3 难辨性
网络技术web2.0的发展,使得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者,而网络信息的自由,导致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既有反映真实情况和民意的消息,也夹带着许多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如造谣诽谤、恶意炒作等。同时,相关主体操控网络舆情向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许多网络舆情事件中,有组织地推进舆情传播的行为隐约可见。
舆情分析需要从海量庞杂信息中采撷精粹,帮政府相关部门读网,还原社会真实的矛盾构成。
2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
2.1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2008年6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逐渐成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
据《2010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披露,2010年影响较大的危机舆情事件,网络首发比例为67%,其中33%在事发当天曝光。随着网络事件的不断出现和网络民意的啸聚,传统的“捂”、“拖”、“删”、“压”等舆论管控模式和手段,在新的舆论格局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党委宣传部和地方政府应急办等部门纷纷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定期报告制度,制定舆情研判机制和磋商制度,将舆情工作和政府决策紧密结合。
基于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政府部门纷纷开通微博,与网民积极互动,制度化办理网民留言。2010年底,新浪微博上的政府微博有630个,而截至2011年7月,新浪微博上的政府微博共计5 467个,官员微博共计3 127个。
2.2 网络舆情分析应纳入决策情报服务
目前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在2008年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有4类: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第三类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这类机构善于归纳、梳理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总结一般规律;第四类则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主要监测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主要设在新闻办、宣传办等部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08年起对全国200多家部级、省级、市级科技情报机构的调查显示,95.8%被调查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情报机构是为政府提供支撑服务的重要信息服务机构,为领导决策服务是其服务功能之一。针对政府部门舆情监测任务繁重、人手不足的现状,情报机构应把网络舆情分析作为决策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新方向,纳入政府内参工作系列,充分利用服务的渠道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为领导提供及时、客观、准确的舆情信息,帮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以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
3 网络舆情分析的决策服务流程
3.1 准确分析需求
网络舆情需求分析是网络舆情监测的起点。开展网络舆情服务,需要准确把握政府的舆情需求,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需求分析不准确,虽然不至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影响着网络舆情服务的质量、价值和意义。
从操作层面看,了解舆情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有明确需求,可以直接告知情报机构;二是全方位了解政府职能范围和工作重点,通过向政府部门提建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确定。由于网络舆情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需求分析工作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在服务工作中通过这两种途径的相互交叉不断调整。
(1)要根据政府部门的管辖范围和基本职能,梳理出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框架,如地区范围、行业领域、舆情集中点等,用以指导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筛选,包括搜索关键词的设置、监测网站的选择等。
(2)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认真揣摩领导的决策需求。这要了解全党全国工作的全局,了解地区和部门工作的全局,了解当前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了解政府的“痛点”和“痒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准政府的脉搏。
(3)情报人员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信息意识,能及时捕捉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表面的“平静”之中看到隐藏的“波动”。
3.2 全面抓取数据
面对繁杂的信息源,情报人员要充分认识信息源特征,熟悉各类信息源的价值所在,建立专门的抓取渠道,并设计出科学的搜集流程,形成通畅的、可靠的舆情汇集系统。
舆情信息的抓取目前有两种实现手段:自动抓取和人工搜集。自动抓取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实时、自动的舆情监测系统,应用网络智能搜索引擎、文本挖掘、主题抽取和人际社会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海量信息搜索。人工搜集是多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反复设置不同的关键词,利用百度、谷歌搜索并筛选;二是建立专门的队伍浏览舆情主要来源网站,进行人工定期排查;三是聘用“网络调研助管”,密切关注舆情比较集中的论坛。
舆情信息的抓取是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单纯的人工搜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平台只能实现有限的人工智能,最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模式是系统和人工的紧密结合。
3.3 认真分析舆情
提供网络舆情服务,信息的抓取和搜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筛选、深度提炼、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为政府提供针对性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舆情,以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网络舆情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
从操作层面看,网络舆情热点的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例如,反映某一议题的舆论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反映某一议题的帖子的多少,反映某一议题的帖子在论坛总帖子中的比例,等等。
在识别出网络舆情热点后,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例如,对信息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如正面、中性、负面,各方不同观点等;对网络舆情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信息来源、转载量、转载地址等。
尽管以上统计分析功能大部分都能通过计算机实现,但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人脑,从某种程度上讲,舆情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工分析。
3.4 及时反映舆情
搜集和反映网络舆情要迅速、及时,要早发现、早收集、早分析、早传递,注重时效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延误。及时的舆情监测和反馈,可以提高决策的针对性,有效解决苗头性问题;迟到的分析则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重大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更是要尽早发出危机预警。
危机预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并依据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可能性原理、延续性原理等,进行科学预测。越早预测出舆情危机可能爆发的时间,政府部门就有越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危机。
4 面向政府决策的网络舆情服务
为更好地面向政府提供网络舆情分析服务,需要根据政府部门的需求特点规划舆情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程序,设计网络舆情分析产品,如表1所示。
4.1 按周期分
舆情分析产品的提供周期需要根据具体政府部门的舆情压力而定。
舆情日报:每个工作日一期。每天定时对舆情热点进行筛选,对相关话题进行梳理和深度加工,凝练成“标题+摘要”的形式,内容包括当日舆情热点、媒体关注度、网民主要观点等,以短信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有利于用户及时掌握每天舆情。
舆情周报/月报:每周/每月一期。定期提供每周/每月舆情综述、媒体关注度、舆论主要关注点、网友观点以及处置建议等,有利于用户准确、全面了解网络舆情,并能为决策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建议。
舆情专报:不定期出版。采用“专事专报”的形式,针对某一重大突发事件提供阶段性或全过程舆情监测与分析研判,包括舆情概要、事件描述、媒体关注度、舆论主要关注点、网友观点以及处置建议等。
4.2 按功能分
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重大网络舆情,可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
突发事件监测: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大、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对于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及时有效地汇集和分析舆情信息。
4.3 按服务范围分
普适类产品:为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舆情报告,一次形成、多用户使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网公开发行的舆情刊物《网络舆情》。这种产品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舆情报告的使用价值,降低监测成本。
定制类产品:为某政府部门定制的舆情报告,这种产品的优点是非常有针对性,能提供密切相关的舆情,但投入的资源较多。
4.4 按服务手段分
根据网络舆情分析机构和舆情需求部门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服务手段之一:
PC客户端服务系统:以技术平台为基础,为用户提供PC定制监测系统,用户不需单独部署舆情采集服务器,只需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客户端服务系统的定制平台,自主设置关键词,即可全面监测相关舆情。
手机舆情服务系统:实现舆情监测PC用户端和手机浏览端的无缝链接,弥补了舆情监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死角。用户可以自助设置监测关键词,自助设定发送时间,自助设定发送手机号。
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主动、快速发送word文档或PDF文档的舆情分析报告。
纸质报告:对文字进行整理、排版,形成内部刊物并打印装订成册,通过专人送阅。
5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的日益重要,政府需要建立常态的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以防微杜渐。网络舆情分析工作充分体现了情报工作的本质:为决策服务。网络舆情分析将成为情报机构决策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舆情分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监测的媒体类型可以从网络拓展到电视、平面媒体等;业务链可以从网络舆情分析延伸到舆情软件开发、舆情监测平台定制、舆情相关课题研究、舆情培训、危机公关策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宋占茹.图书馆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初探[J].情报探索,2010,(8):7-8.
[3]崔薇,曾润喜,王国华.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1,(1):131-135.
[4]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媒体与传播,2010,(3):151-152.
[5]杨玫.舆情分析:图书馆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新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6,(5):233-235.
[6]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08-310.
[7]于家琦.论我国舆情信息机制的完善路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41-244.
[8]杨丽娟,张音.走近网络舆情分析师[N].人民日报,2011,(6).
[9]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
[10]罗婷,李成.如何开发舆情监测产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J].中国记者,2010,(6):52-54.
[1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0-12.
舆情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大数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225
随着我国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也越来越普及,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工具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部门如何快速收集网络上的舆情信息,跟踪事态变化,及时向有P部门通报,是新形势和新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网络上承载的信息和数据越来越多,给网络舆情的信息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网络舆情信息相关部门可以从网上海量的、多样的信息中迅速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如何浓缩并解读海量的信息,提高舆情数据的研判能力是大数据环境下舆情分析的重要挑战,大数据技术将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从目前研究舆情的文献来看,舆情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社会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分析、大数据舆情分析三个阶段。Facebook、推特、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掀起了研究网络舆情的热潮,Nathalie Henry通过推特获取了2012年法国大选中网民情感取向数据,并对大选结果进行了预测,证明社交网络媒体确实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喻国明(2013)在文章中指出网络舆情的研究经历了早期简单粗放的研究阶段和当前海量的网络舆情研究两个阶段。孙帅(2014)等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探求网络舆情的进化规则,创立了网络c情变化发展的分布模型,并且发现其适应的分析方法。李弼程(2010)等人创立了多种网络舆情的姿态分析模型来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网络舆情的信息工作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将大数据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网络舆情工作中起的重要支撑作用,既可以推进互联网现代化的治理,还可以提高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2大数据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用
应用在网络舆情的大数据技术有很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Apache 软件基金会提出的 Hadoop 分布式计算系统基础框架。框架包含多个大数据技术开源项目,相关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分布式计算模型(MapReduce)、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仓库工具Hive和分布式数据库 Hbase,其中对大数据网络舆情分析起着关键作用的是MapReduce。Hadoop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MapReduce模型实现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监测、分析以及舆情的趋势分析、跟踪预警,从而提高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还可以有效利用与管理硬件资源和存储资源,提供更高的数据存取能力。Hive可以快速查询数据、挖掘数据并迅速建立索引。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数据库Hbase的使用,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分布式存储。
传统的监测工具、方法和流程难以处理现在海量复杂的网络舆情,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技术因其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取效率极高、灵活的应用平台能力以及可以通用的硬件系统诸多良好的性能,可以在海量数据的环境下完成舆情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突发事件预警支持、舆情信息报告等工作,满足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相关工作的高标准和高要求。Hadoop是当前学术科研界和企业实务界用来解决大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的主流技术,更加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降低了综合成本。
3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31前期:搭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平台
搭建具有公信力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平台,该平台应同时具有网络舆情宣传、评价、报告和处理等功能。通过平台,我们可以及时收集、跟踪网络热点问题,第一时间研判网络舆情事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网络舆情,在收集、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传播、处置信息;及时反馈处理的舆情信息、作出评价并定期舆情报告。通过平台,可以有效地掌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
32中期: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不仅适用于事件舆情的前期爆发阶段,也适用于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其他阶段。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可以把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减小影响,并防止事件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33后期: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事后体系
善后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里必要的步骤,主要协助舆情相关部门恢复网络的正常秩序,防止或控制此事件舆情再次发生,为以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理提供经验。所以,事后体系应该包括对现有处理方案的评估、总结和舆情数据库的建立。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网络舆情数据库,便于以后及时查阅、完善网络舆情的事后体系。
4结论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网络舆情分析算法、舆情监控系统的研究,对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相关的技术研究相对较少,还不能满足现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需求。确实,现在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情报方面的工作,但是加入大数据的背景之后,我们可以从定性的方法慢慢变成定量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大数据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总结了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的应用及应对策略,展望下一步研究可以从可视化方面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解决网络舆情问题。
参考文献:
[1]Jennifer Bachner,Kathy WHillAdvances in 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 Attitudes Research:The Policy Studies in New Zeal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2014,23(1):45-53
[2]Nathalie Henry,Jean-Daniel Fekete,Michael JMcGuffinNodeTrix:A Hybrid Visualization of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12,46(3):1302-1309
[3]喻国明大数据分析下的中国社会舆情[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2-9
[4]李艳灵,李刚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J].网络通讯与安全,2015,15(11):14-15
[5]汪可大数据路径下铁路突发事件舆情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张宁熙大数据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15,35(6):38-42
[7]张倩大数据在突发事件政府决策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73-79
[8]孙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9]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29(7):54-57
舆情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TU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8-02
2005年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可视为开启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标志性文献。其后短短8年时间,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力量、研究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逐步细分化
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使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显,网络舆情随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和细分化。
从理论研究来看,既有网络舆情一般性概念的界定和比较研究,也有网络舆情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并且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传媒学等传统学科的引入,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学科交叉和融合性研究更加频繁。
从应用研究来看,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因此网络舆情充满了多样性,这一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应用研究同样具有多种需求、多种视角。除了通常有关社会管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网络舆情研究外,还出现了经济网络舆情研究、政法网络舆情研究、农业网络舆情研究、教育网络舆情研究、军事网络舆情研究等分支,更有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企业网络舆情研究等更细分支,研究成果如湖南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唐亚阳负责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萧国政主持完成的“2012年中国教育热点网络舆情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企业网络舆情报告》、《2012年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等。网络舆情研究细分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出现了大量专门性研究刊物(内刊)。有的侧重某一行业或领域,如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三农内参》、正义网主办的《政法网络舆情》、中国交通报社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交通网络舆情》等,有的是地域性的,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合办的《首都网络舆情》、山东省省委宣传部下属大众网主办的《大众舆情参考》等。从应用研究的重点看,网络舆情研究的对策性成分增加,实践应用性大大增强,内容更加具体,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等方面内容明显增多。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的细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团体对网络舆情研究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网络舆情研究自身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更多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2 网络舆情研究手段趋向技术化
网络舆情的即时性、海量性、动态性特点决定了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剧增,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网络舆情影响增大,由此对网络舆情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而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社会需求加上技术推动使网络舆情研究手段快速发展,出现专门用于网络舆情分析、预警、监控的软件,如方正智思舆情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军犬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得到研究机构和人员认可,并在研究中得以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网络舆情研究的量化分析和科学性。
3 网络舆情研究力量日益组织化
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引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社团等组织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研究力度加大,研究力量也由最初的单个、分散、自发状态向有组织的、团队化方向发展。几年内迅速发展为数百家相关研究机构,如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人大――方正舆情监测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舆情信息研究基地、陕西省社会舆情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独自成立的,有的则是其与政府共建成立的,还有的是与企业联合成立的。总之,网络舆情研究力量出现加速组织化的趋势。
4 网络舆情研究模式呈现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源动力是社会需求,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舆情具有易发、突发、放射、难控的特点,更加剧了这种现实需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社团,都迫切需要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防范、管控网络舆情危机,以避免危及自身形象和利益的事件发生、蔓延。需求与利益驱动刺激了网络舆情研究模式的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一些研究机构大量开展有偿服务,进行订单式、专题式网络舆情研究,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报告和相关对策;二是研究手段的商业化,网络舆情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研究手段越来越借重信息技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研究相关分析监控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是信息技术公司开发出来然后再出售给相关研究机构,或者双方开展一种商业化的合作,网络舆情研究软件的商品属性更加直接明显;三是研究组织的企业化。一些研究组织本身就是企业或企业的部门机构,其研究活动和目的自然具有商业性。比如从事网络舆情研究相关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公司,广义上讲也属于网络舆情研究力量,其本身就是企业性质。还比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上市公司人民网的下属机构,其《网络舆情》刊物的出版发行模式具有典型的商业化特点。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一方面推动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无隐忧,如何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保证网络舆情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淑敏.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论文的计量规律分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舆情分析报告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汇集分析;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82-05
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及其形成、运行环境、作用的特殊性给整个社会舆情带来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更成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因此,探索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以下简称网络舆情机制)不仅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机制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从非主流媒体跻身主流媒体是媒介史上的重大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各领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接近5亿[1]。在网民不断增加的同时,互联网更成了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阵地之一。与传统舆情表达形式相比,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一个热点事件很容易就成为点燃一片舆情的导火索。网络媒体兴起,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情事件的相关研究,网络舆情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网络媒体开辟了反腐倡廉的新局面、新气象[2];网络更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同时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问政于民,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另一方面,网络上又充斥了大量的虚假和不健康的信息、偏执的言论等,网络舆情在政府引导与管理缺位的背景下,有可能演变成“公共舆论危机”,加剧社会管理难度。网络的迅猛发展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二)探索网络舆情机制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需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舆情工作的好坏对整个社会舆情工作和社会舆情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探索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是社会舆情机制在网络时代的重要发展和完善。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以下简称社会舆情机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党的宣传部门具体负责和指导,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社团、大众传媒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围绕社会舆情的表达沟通、汇集分析、引导控制而形成的协调一致、灵敏高效的工作机制。多年来,社会舆情机制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帮助政府实现决策科学民主化、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使舆情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工作等方面面临诸多新的难点和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汇集、分析和引导方法已经难以胜任。网络舆情形成迅速,热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对社会影响巨大,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舆情机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已成为网络舆情监测部门和决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也对加强和完善社会舆情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利用网络向世界各国,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中国,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道德文化和思想观念;打着“民主”、“人权”的口号对我国进行挑衅,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妄图从意识形态动摇我国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建立网络舆情机制,随时监控和掌握网络舆情及其走向,及时引导舆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党对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重视舆情,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舆情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专门提出要“建设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200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党中央对建立网络舆情机制也提出了要求。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从党对舆情信息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可以看出,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反映社会舆情、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舆情机制的目标与构成要素
(一)网络舆情机制的目标
1. 畅通网民意愿表达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是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党和政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万众一心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情民意,各大政府门户网站为社会公众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和要求开辟了许多渠道,党和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渠道来收集和引导社会舆情。
2.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重视舆情的调查和分析,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使“网络问政”成为21世纪兴起的一种政治现象。近年来,不少地区和部门相继建立了网络舆情调查和分析机制,主流网站也纷纷搭建“网络问政”平台,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有益的。和谐社会本身要求党和各级政府积极听取民意,聆听民众呼声;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也需要不断广开言路,拓展民间信息渠道。
3. 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舆情信息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抓紧抓实的一项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态度、思想、意愿、诉求等,是进一步改进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握社会公众的思想和意愿,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才能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切实做到心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才能建立起政府的公信力,掌握舆论主动权。
(二)网络舆情机制的构成要素
1.主体构成。由于网络舆情的特殊性,网络舆情机制所涉及的部门与一般社会舆情机制所涉及的部门不完全一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3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