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为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数字化改革已成为培育、壮大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一、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作为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提升,本身即是创新发展的过程。如何发挥好数字化改革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提升中的新动能作用既是一项重大命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理论内涵体现为四新,即新制度、新基座、新业态和新模式。需要从数字化的顶层设计出发,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环境中发展的新制度,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政策保障;从数字化的底层架构出发,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基座,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平台支撑;以数字技术产业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业态,推动各类新质生产力竞相涌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数字化,开辟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理论渊源来看,生产力一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革新能够颠覆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具体来看,数字化改革作为科学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式,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形成新型劳动资料,充分开发和使用新型劳动资料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则顺应成为新型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从事对数据和算力等新型劳动对象的生产和应用。三者的相互交融将促进一大批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业态的涌现,改变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推动新的生产模式和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功能系统内的功能革新。
    数字化顶层设计是为新质生产力这一“生产力”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发展提供的重要生产关系。针对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数字化制度建设,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及监管、市场准入各类政策制度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党中央、国务院已发布的以“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建设”等为主题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各地区、各部门的数十项针对数字化改革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共同构成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体系。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算力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着手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等五个“一体化”的整体规划设计。这些顶层设计中,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整体协同、智能高效、平稳有序,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能够为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重要保障;随着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央及地方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以数字化改革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势能更加强劲,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得以生成并竞相涌现,进而有助于形成凝聚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随着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配套政策不断出台,数字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不断加快,在为相关领域新质生产力壮大提供了底层数字支撑的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新模式提供了新动能。
    作为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底层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日臻成熟,国产的数字传感器、计算机、服务器、高端芯片、通信设备等软硬件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相关技术及产品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呈现出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144891.html